w88优德官网

新闻中心 > w88优德官网要闻
【廉政课堂】——监察御史张养浩:写下上万言书
宣布时间:2020-06-09

  公元1270年 ,张养浩生于济南 。他自小熟读儒家经典 ,将修齐治平作为一生追求 。公元1292年 ,张养浩前往京师 ,出任礼部令史 ,后为堂邑县令 。

  堂邑县在元代属中书省东昌路 ,也就是今天的山东聊城 。他在《初拜堂邑县尹》一诗中 ,清晰地表达了出任堂邑县令的理想和愿景 。张养浩还让人在县衙门口挂上了一块匾额 ,上题“四知堂”三个大字 ,成为日后为官箴言 。堂邑县短短三年的下层生涯 ,让他体会到一个地方官员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 ,写下了一生中最为重要的著作《三事忠告》的第一部——《牧民忠告》 。

  《牧民忠告》开篇便提出:从一名士子成为地方主座 ,应以怎样的心态来看待?“夫受人直而怠其工 ,儋人爵而旷其事 ,己则逸矣 ,如公正何?如黎民何?”在他看来 ,领了国家的俸禄就应该好好为国家做事 ,不劳而获、尸位素餐 ,既愧对良心 ,也对不住公正、对不起一方黎民 。

  在“戒贪”这一条中 ,他又写道:“普天率土 ,生人无穷也 。然受国宠灵 ,而为民司牧者 ,能几何人?”原理讲得朴素而实在:一旦犯法 ,上则辜负国家恩宠 ,中则让亲人蒙受羞耻 ,下则给乡邻带来灾祸 。所以 ,与其在败事时悲戚 ,不如在平时就严于律己 。

  堂邑县任期结束之后 ,张养浩调任御史台监察御史 ,行使监督百官之责 。此时朝廷上下糜烂盛行 ,他性格耿直 ,看透了蒙元的糜烂泉源 ,认为只有从制度上入手 ,才华惩办顽疾 。《三事忠告》中的第二部《风宪忠告》就在他的御史任上完成写作 。

  《风宪忠告》 ,是针对监察官员的 。张养浩把自律放在了第一位 ,提出一个“严”字:“士而律身 ,固不可以不严也 。然有官守者则当严于士焉;有言责者又当严于有官守者焉 。”他还对监察官提出了人品标准:“临难”“全节” 。所谓临难 ,就是面对危难时要肩负使命 ,时刻准备对种种官员犯颜直谏 ,甚至要有随时献身的准备 。而正因这个事情的危害太大 ,监察官员尤其需要有坚定的信仰和气节 。

  武宗即位后 ,封赏了大宗官员 ,泛起了诸多贪污糜烂现象 。身为监察御史的张养浩三次进谏劝阻 ,均没有效果 。于是他写下了《上万言书》 ,历数时政“十害”:赏赐太侈、刑禁太疏、名爵太轻、台纲太弱、土木太盛、命令太浮、幸门太多、民俗太靡、异端太横、取相之术太宽 。

  仁宗即位后 ,张养浩任左司都事 ,翰林直学士 ,三年后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 。在张养浩等官员的竭力推动下 ,停办四十多年的科举重新恢复 ,给岌岌可危的元朝注入了新的活力 。元朝中期泛起了被称为“延祐之治”的短暂盛世 。张养浩决心把自己在中央为官的经验总结下来 ,这就是《三事忠告》的最后一部——《庙堂忠告》 。他试图资助官员明确做官的目的 ,不要在高官显爵中迷失自我 。

  《元史·文宗本纪》纪录:“陕西自泰定二年至是岁不雨 ,大饥 ,民相食” 。天灾来临 ,张养浩受命直奔长安 。他目睹了民间痛苦场景 ,写下了流传千古的《山坡羊·潼眷注古》:“峰峦如聚 ,波涛如怒 ,山河内外潼关路 。望西都 ,意犹豫 。伤心秦汉经行处 ,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。兴 ,黎民苦;亡 ,黎民苦 。”

  在赈灾的日子里 ,张养浩向朝廷申请救灾资金 ,紧急分发救灾粮 ,同时对懈怠、舞弊的官员严加惩办 ,令灾情大为缓解 。白天救济灾民、晚上挑灯办公 ,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,最终在任上去世 。

(转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)

网站地图